• Slider
:::
公告 陳博信 - 總務處 | 2025-11-18 | 點閱數: 100

性別友善廁所介紹與文萃樓廁所修建工程案設計概念

推行現況

本校文萃樓廁所使用已近 20 年,廁所設備老舊損壞、管線阻塞、照明採光不佳、清潔維護不易,藉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廁所改善工程經費,以簡約、單純、簡化概念規劃設計營造廁所美學,另以永康在地景觀、地名、學校自然人文及特色為設計理念規劃設計廁所意象。依教育部 114 年公立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整修工程計畫辦理原則規定,性別友善廁所每棟至少設置 1 間為原則,本次修建之廁所共 8 間,從 1 樓至 4 樓每樓層男女廁各 1 間。

本次修建之性別友善所,除提供本校師生使用外,另也提供社區民眾使用,考量校園開放之安全性,以 1 樓為便,規劃將 1 樓男女廁 2 間皆改成性別友善廁所,因為不管改男廁或女廁,因為兩間廁緊鄰,在視覺仍有男女性別之刻板印象,而且面積較小在在空間的規劃上也較不易。有關廁所入口處牆面意象及廁所空間設計, 2 至 4 樓廁所入口處牆面規劃以籃球、舞蹈、高爾夫球為主題,牆面色彩呈現活潑設計,製作各樓層不同主題意象。 1 樓部分入口意象以埔姜樹、山羌、草原為主題,因永康區境內(特別是現今崑山科大附近的鯽魚潭北部長滿「埔姜」(學名黃荊),這個位址靠近本校,所以以「埔姜頭」為設計之方向。

設計理念

  性別友善廁所又稱為「無性別廁所」,有別於傳統男女二分的廁所,是希望任何性別的人皆能舒適安心如廁的空間。現今歐美大學皆有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置,在北歐部分國家,性別友善廁所相當普及。除了直覺聯想到的跨性別者使用權益之外,性別友善廁所的受眾其實是更廣大的族群。例如:穿著打扮較為中性的人、 cosplayers ,或是照顧與自身生理性別不相同者(親子照顧、年長者照顧等)。在我們生活中,傳統二元劃分的廁所其實造成許多人的不便,「性別」其實僅是友善廁所的目的之一,更長遠的目標是希望任何人皆有自在的如廁空間。

  為了達到舒適自在的目的,性別友善廁所期望增加明亮度、隱私性、安全性,同時又希望淡化性別二分的狀況,使得性別友善廁所在設計上需要有諸多巧思。總體而言,設計原則包含下列重點:

(一) 共通性原則

1. 空間安全衛生:通風採光良好、地面順平、防滑、充足的照明 設施、廁間加裝沖洗設備以利清潔。

2. 人身安全:內部視野無死角、進出動線簡單、公共區域設置監 1 視攝影裝置、廁間內安裝緊急求救裝置(求救鈴)等。

3. 使用隱私性:廁間隔間具反偷拍、防偷窺設計。

4. 空間視野設計:

(1) 視野無空間死角:在廁所出入口處,可看見整個內部通道 空間且無視野死角,確保進入廁所的安全。入口處避免使 用封閉型門扇,隔間配置考量使用者整理服裝儀容時之隱 私。

(2) 視線景觀:在廁所出入口處,避免設計視線直視小便器區 域,或採用個別廁間設計做視線遮蔽。

5. 設置位置:廁所應位於動線便捷可及性高之區域。

(二) 性別友善設計

1. 廁所內外不強調性別區分空間,也無性別檢視之標示或空間感 受。

2. 大便器、小便器不分區,皆以獨立廁間分隔配置,各廁間門板 上明確標示便器種類圖示,以利使用者判斷選用。

3. 廁所外部空間規劃等候區域,以避免不同性別者於等候如廁時 造成尷尬。

4. 依建築物用途及使用族群綜合考量以下各類使用需求規劃廁所空間配置:

(1) 多元性別者。

(2) 親子或行動不便者(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為不同性別時)。

(3) 因應女性廁間不敷使用情況,需提高公廁使用效率之情 形。

5. 於兼顧空間美學設計前提下,擇適當位置張貼性騷擾防治宣導 資訊。

(三) 貼心設計

1. 設置貼心設備設施:例如掛勾、置物架、扶手、垃圾桶加蓋、 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等。

2. 背景聲音設計:透過播放背景音樂、設置流水聲或鳥鳴聲按鈕, 減少被聽到如廁聲音的尷尬。

預期效益

  性別友善廁所作為現今性別主流化之潮流,有持續推動之必要。然而要如何平衡大眾如廁習慣及性別友善觀念,為未來改建案需要努力的方向。性別友善廁所的建置作為一種實體有形的性別議題成效,對於校園來說是意義上的里程碑。

整修平面圖

img

imgimg

 

也歡迎本校教職員工生提供更好的相關建議給總務處,讓我們蒐集意見納入後續規劃

:::

看過來專區

網站翻譯

校內系統

行動 QR Code

https%3A%2F%2Fwww.yrhs.tn.ed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15653